我一直對於項羽的失敗感到有興趣,所以特別研究了史記的相關記載,邊看邊覺得這個人真是極品,韓信對他的評價則是最精簡到位的。

這個人跟一些我所見過的、各領域的天才人物好像。這些天才說本事也是真有本事,一當到管理階層就是搞不定人和問題,導致自己永遠忙於瑣事無暇抽身,最後就是限制了自己的成就,也始終不知問題在哪。

項羽有他迷人的一面,所以能引人追隨,他平常待人溫和有禮,打仗時敢於親身下場跟人單挑,攻城掠地也是親自背著器材打頭陣,看到手下受傷,會覺得很痛心,忍不住幫忙敷藥送飯,當他的直屬士兵哪能不被感動?所以他統率的軍隊,永遠士氣旺盛,總能以少勝多,最高紀錄可以打到以1敵18.7,打到56萬漢軍聯盟崩潰,積屍截斷睢水。就這點來說,他簡直就是模範中的模範。

但他是模範,豈非顯得其他將領都是廢柴?他是聖人,豈非顯得其他將領都是小人?「王怎麼會有錯呢?有錯的永遠只是我們!」這就埋下了別人背叛他的遠因。英布就是因為這樣而被隨何說動了。

《Fate Zero》裡,亞瑟王一直搞不清他為何總是受人所叛,直到亞歷山大大帝跟他議論何謂為王之道,他才稍微搞懂:「唉,身為王者卻過於聖潔過於理想化,民之所慾不在我心,這就是我的罪惡嗎?」雖是虛擬的動畫,卻點出了真實人性,韓信因此評論項羽只會逞「匹夫之勇」。

而且領導人老逞匹夫之勇,在論功行賞時就會產生一個大問題:請問他的手下要做出什麼程度的貢獻才算功勞?如果他手下的一切戰功,他都可以做得更好,他為何會覺得那些將領是有能力、有功勞、該給多點封賞的呢?

所以這個人對待士兵雖然仁慈,要給封賞時卻顯得極為小氣,站在他的立場看,也真是沒辦法:每個人都一副豬頭狗腦沒法交待的樣子,是要怎麼給封賞?這樣當然就氣走了一批人。

而且,以他來看,很多事都是不該出錯的,結果卻搞不定,他就難免要疑心這些人是故意搞他,好比陳平當初幫他平定了殷地,才剛回報戰功,殷地就又反了,項羽就認為陳平這群人虛報戰功,全都要殺,搞到陳平連忙掛印封金投靠劉邦,這樣搞來搞去,他跟中間管理階層就永遠處不好,組織管理能力就不夠。所以韓信才會說項羽不過是「婦人之仁」。

這個人又吃虧在年輕,所以想事情就會單純化,他起兵時23歲,鉅鹿之戰威震天下時25歲,26歲他就是西楚霸王了,他打仗時為了省事就常屠城,一邊削減敵人有生戰力,一邊讓敵人對他產生恐懼感不敢輕啟戰端、讓自己人不敢輕易背叛他。

當初他坑殺秦軍20萬降卒,又西屠咸陽,燒秦宮室,就是為了確保秦國幾年內絕對爬不起來,沒法跟他算帳。跟秦國結下這麼大的仇恨,他當然也沒法建都咸陽,所以選擇彭城,至少也是個形勢險要的交通要地,竟然就有人要笑他沐猴而冠,項羽大抵覺得「這沒現實感只會嘴炮的傢伙竟敢污衊我的智商」,氣得把這人煮死。也沒想到劉邦因為他的屠城政策反而獲得秦國遺民的擁戴,最後被劉邦逼死。

他要到28歲,因為打下外黃,打算把15歲以上的男人都殺了,一個13歲的男孩說「大王,您這樣殺,之後就沒人敢投降啦。」項羽想想「對啊!這麼重要的事我怎沒想到!」才停止了這個政策,但太晚了,所有人都給他得罪光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項羽 史記 韓信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占卜師子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